banner
冷板凳

冷板凳

探索笔记和效率工具 🚀
twitter
telegram

嫩毛肚和老油條:兩種夏天,你屬於哪一種?

五月底一天,太陽高懸,熱浪滾滾。

我從閣樓把風扇扛下來,拆解清洗,以備不時之需。另外還準備了一張涼席,進而發現坐在涼席上,想要吃西瓜。頂著太陽買了一隻西瓜,邊吃西瓜邊鬼使神差在心裡哼唱「我情願化作一團火焰,啊~啊~啊~」

中午買了一份四川紅油抄手(大餛飩),二十元一大碗,現包現煮,不是合成肉。

image

我加了好幾勺保寧醋,一罐冰啤酒,麻辣酸爽,吃得大汗淋漓。人有時候特別想要吃某樣食物,特定的天氣,特定的情緒,激發某一段特定的記憶。

遵循身體變化,能夠吃到自己想吃的食物,是一種幸福。

一碗紅油抄手之後,把背心卷成棍,捋到膻中穴,拍著肚子,一副老子就是玉皇大帝派頭。溜達消食之後,打開今年夏天第一次空調,隨便打開一本書,看四行,啟動睡眠模式。

半夢半醒中,我意識到,人們對夏天的感知有著截然不同的方式。

一個人,在感受到酷熱難耐時,可能會不假思索地打開空調,以求得一絲涼爽。這種基於體表溫度的決策,是人類本能反應,是對舒適度的追求,也是對即時環境變化的適應。

另一個人則可能持有不同觀點。他可能認為,儘管體表感受到炎熱,但根據氣象學定義,夏天並未真正到來。

他可能會參考歷史數據、季節平均溫度或是官方的季節劃分標準,來決定何時開啟空調。

這種基於思想溫度的決策,反映了對季節更替的尊重,對自然規律的遵循。

就像火鍋裡的食材,各有各的屬性,各有各的溫度。

有的人,就像那片鮮嫩的毛肚,一觸即燙,反應迅速,只要感受到一絲熱度,便迫不及待地跳進「舒適區」的冷鍋裡;而有的人,則像那塊老油條,沉穩耐熱,即使鍋裡翻滾著沸騰的辣椒油,也能保持著冷靜,須等到合適時機才下鍋。

嫩毛肚對環境變化的感知異常敏銳,只要身體感受到一絲不適,就會立刻采取行動,追求即時的舒適和愉悅。像一台精準的溫度計,隨時隨地監測著身體的溫度,一旦超過閾值,便會毫不猶豫地開啟「降溫模式」。

老油條擁有著更深層的思考維度,他們會從宏觀的角度審視問題,考慮長遠的影響,並根據理性判斷做出決策。像一台精密的天氣預報儀,能夠提前預知氣溫變化,並根據季節更替規律,制定合理的計劃。

這兩種人,在生活中處處展現著截然不同的選擇。並沒有什麼好壞之分,夏天不會因為人類給它下了千奇百怪的定義而遲遲不來,甚至說夏天是誰定義,從什麼時候開始的?為什麼一年要分四季,一天要 24 小時?

愛因斯坦相對論,時間流逝是相對的,取決於觀察者的運動狀態和引力場。這意味著不同物理條件下,時間流逝速度可能不同。某種意義上說,夏天並不存在,是人類根據外部環境變化和自身生活經驗所定義出來的。

我突然懷念在重慶時,三伏天吃麻辣火鍋。我驚訝並思考於夏天對著空調吃火鍋究竟犯不犯法,朋友已經赤膊炫完一盤毛肚。

為什麼在我認知裡,火鍋必須冬天吃?打破固化思維,解除常規觀念,就從這一頓火鍋開始。

火鍋並非冬天專利,西瓜不只有夏天才能吃。它們可以在任何季節,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發生,只要你願意,溫暖和快樂隨時都在。

載入中......
此文章數據所有權由區塊鏈加密技術和智能合約保障僅歸創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