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冷板凳

冷板凳

探索笔记和效率工具 🚀
twitter
telegram

信息收藏癖:如何處理靈感筆記和避免信息過載壓力

豚鼠

豚鼠的壓力#

暫時性筆記,瞬間靈感,靈感筆記,潦草筆記都是形容一個轉瞬即逝的筆記方法,它是需要及時處理,當你使用它之後,應該立即刪除,而不是一直存放在那個地方,俗稱佔著茅坑不拉屎。

這就好比宿便堆積體內,食物營養被吸收之後,殘渣廢料你留著幹嘛?成山的靈感無形中給你早就很多壓力。

這種壓力導致你不想寫,還沒有準備怎麼寫,我先梳理靈感筆記,收集資料再寫。到最後,我還是等全面準備好之後再動筆較為妥當。

壓力越大,導致越不肯寫東西。這就是為什麼靈感筆記應該快速處理,之後馬上刪掉原因所在。

以此類推那些從各個方向收集到資料也應當如此。

我們從微信,Twitter,Telegram, RSS 等途徑收集到有用的信息和資訊,儘管隨手保存方便,但有些人,比如我,很長一段時間並不是為收集沒時間整理而焦慮,而把更多時間花在找尋一種可以 all in one 收集工具上。

我想把各種途徑收集到的資訊歸攏一處,方便統一管理。比如 Cubox,簡悅,Readwise Reader,優化收集方法。

當然最快的保存方式,仍然是每一個工具自帶收藏功能,比如 Twitter 書籤,Telegram 收藏 ,微信收藏,Chrome 書籤,無論桌面還是 App ,無疑這種保存方式最快。

資訊收藏癖#

這種分佈式收藏,散落各處資訊,很快堆積成山,起初還會挨個篩選,粗略瀏覽,當它們越來越多,你所承受壓力也越來越大,於是不知覺地降低打開頻率。

我在使用 Flomo 就有這樣一種體驗,收集時酣暢淋漓,這個句子妙,那個段落佳,統統收藏起來,等我有空時好好欣賞並煉化。

終於等到我有空,打開 Flomo 發現各種紛亂如麻的文字碎片。想要分類,好難;想要欣賞,沒有關聯,閱讀性差。

最後只能一句,今天太忙,下次再來看你們!倉皇而逃。

此後再沒有打開過 Flomo,有點害怕,面對那些「靈光一現」,因為自己的懶惰,使它們白璧生瑕,罪過。

這種豚鼠病又叫「資訊收藏癖」,一方面來自個人安全感需求,害怕錯過好東西,別人有,我怎麼沒有;別人知道,我怎麼不知道?

其次虛榮心作祟,你們太落伍,居然不知道這個… 我話你知,你們用的工具太落後,給你們展示一下什麼叫先進生產力。

最後還蠻重要一點就是缺少安全感。

你喜歡的博主不知為何被封號,你喜歡的文章被刪掉,喜歡的網站被 404 ,出於各種原因,很多你覺得不錯的文章,書,電影,突然消失不見。

為避免這種明明有,我卻看不到的失落感。我不斷收集,最後導致資訊過載,血壓升高,痛風發作。

預防和治療#

如何預防和治療這種「資訊收藏癖」,我認為 Obs125 | 閒聊 Fleeting Note 的翻譯與其本質 - YouTube 這位我很喜歡的 Obsidian 大神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思路。

即靈感筆記,包括各種收集資訊,文章,書單,影單,歌單等等,它們都屬於一種轉瞬即逝能夠觸動你大腦某組神經元的東西,無論處於怎樣目的而收集,它們屬於潦草筆記,亟待處理,絕不能超過三天。

你想想三天不拉屎,會出現什麼情況?宿便一定要及時清理。

有人說為什麼三天,因為以現在資訊迭代速度,如果三天之內未經處的訊息,可能就不具備轉存價值。簡而言之,那些話題,效率軟件很快過時,被新話題和新應用取代。此時如果你的文章引用或者推薦這些信息,沒有任何意義。

ChatGPT 在 Twitter 爆發式傳播時,幾乎每天有一款套殼應用上架,如果你不做篩選,每個都想嘗試,注定錯過真正有用的資訊。

三天並非指時限,而是對想要收集的資訊進行初步甄別和篩選。什麼都想要,注定什麼都得不到。

看不看,聽不聽,要不要?

要看就確定時間看,要聽就馬上聽,確實有用就轉存,於是收集到的各種信息當即被處理,歸類各處,成為永久筆記。你的心裡放下沉甸甸包袱,收集到素材合理歸納,無須挂礙。

此時各種 App 收藏夾已被清空,大腦重新活躍,不再被那種你明明不在意其實無時無刻不提醒你收藏夾有好東西,你趕緊去翻一翻的情緒左右。

總結:不必過於紛結收集系統 all in one,收集到的資訊三天內處理,處理好之後,收藏夾及時清空。靈感筆記應處於隨手可得,隨時可拋的最佳狀態。

載入中......
此文章數據所有權由區塊鏈加密技術和智能合約保障僅歸創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