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冷板凳

冷板凳

🚀探索笔记和效率工具
twitter
telegram

从“筅帚”到“洗帚”:探寻方言传承的足迹

小小说「南瓜」故事不大有人在意,倒是文章中老人自制「筅帚」引发相关古典文学爱好者们的热议。

写这篇文章之前,我向县志编纂群里的老师请教这东西叫什么?👇

image

小时候经常看到奶奶用它刷大灶铁锅。

倒入一点热水,用此竹刷转圈清洗,清洁之后,几个挑刷,轻松把锅里脏水舀出。手法娴熟,干净利落,像练太极拳。

如今不粘锅价格动辄上百上千,贵在哪里,防粘涂层是关键,倘若用这个竹刷子一捣洗,破坏涂层,锅就废了。

菜市场经常还能看到卖这种竹刷子,年轻人把它当做手工艺品看待。

我记得还有一种竹刷子,比刷锅的长一点,可用于清洗马桶,上海人叫它「椛掀」,这个名字似乎也有出处,但本文不作介绍。

image

那么,刷锅的竹刷子在本地方言中究竟叫什么?

「筅帚」发音像鲜帚,问村里几位老人,xian 哪个字,各有说辞,有说洗,有说鲜,还有人说仙。

「洗帚」,字面理解,音似形似,洗锅用的竹刷子。但本地方言,洗发音为「强」,强衣裳(洗衣服),强人(洗澡)。如果按照此发音,本地人应叫它「强帚」,显然不是,因此这个洗,是民间智慧,以音形意译而来。

「鲜帚」直译,音同意不同,非要牵强附,可理解为用新鲜毛竹制作而成的洗锅小扫帚。

「仙帚」也是音同而意不同,这个词更来劲。相传每年农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祭灶,送灶王爷上天,家家户的灶台上,摆着供品,茶水,糕点,水果。仙帚作为灶台上刷锅用器具自然也封正,烧菜自然香,讨个吉利。

一个词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早十年「教授」和「专家」代表知识界权威,他们下场,代表某个观点或事件的最后公论与结果,现如今成了贬义词。

我在「南瓜」这篇文章中,使用「洗帚」,主要图方便。当我想使用这个「筅」字,你会发现输入法排得老远,找起来费劲。

image

当下新词多如繁星,有体制内专用的词;互联网流行词;因敏感而避讳成数字和字母的符号词等。每年官媒都会发布一年的网络流行词。可见造新词是一种流行文化。

image

当前全球通用大模型数据训练集里,中文语料仅占 1.3%。上下五千年文化的泱泱大国,自诩文化输出宇宙第一,为什么训练人工智能的语料占比如此之低?

专业人士回答:高质量语料应具备多样性、大规模、合法性、真实性、连贯性、无偏见和无害等七大特征。

image

中文语料怎么就做不到这七大特征呢?我不响。

image

方言都快消失了,何必纠结哪个「xian」

我觉得没什么大不了,哪个词我都能用,甚至造一个新词也无妨,只要大家能够理解这个词代表用竹子做的刷锅子的清洁器具即可。

但我看到群里老几位孜孜不倦谈论「筅」出处,感动之余不免有些心酸。写文章的人,如今只能对着一个生僻字咬文嚼字,桌面上挂着一副「莫谈国事」。只能如此,还能怎样。

古典文学爱好者袁老师说:

“「筅帚」读成「洗帚」,音同字不同,或者音字各不同,是可以理解的。反之,在文章里把「筅帚」写成「洗帚」则万万不可也,因为汉字部首笔画自有构字规律可寻,诸如:象形字、形音义等等,且约定俗成。这便是口语与书面语言文字的区别。试想一下,倘若把「筅帚」写成「洗帚」的话,若干年后,大家众说纷纭、捣腾不清,词典编辑引经据典、煞费苦心,也有可能成为一桩历史公案。”

民俗研究者姜老师说:

“方言中选择「洗」字是他们的聪明,清洁用具不停留在竹子上。要开发,发展… 文人的高端用字(筅)。庶人照实用语(洗)。不用象形字了,没文化(观城方言用「洗」字),情有可谅。因为筅帚本义就是竹洗帚。”

我的理解是,倘若写随笔类文章,用洗无妨;写学术文章,用筅为宜。

既然字典有这个词又何须新造,贪图方便,随便造一个新词,给后人造成诸多不便和误解。如果每个人动辄就造新词,一个方言词汇,五花八门,源头在哪里?谁还说得清楚。

我这种随手造新词的习惯可能由来已:一是偷懒;二是繁体字转简体字惯性使然,看到生僻字就想用一个更加简直白的字代替;三思想阉割,旧的都是坏的,不认识的字就该摒弃,现代人用现代字。

我的结论:方言有确定指向的词就尽量用原词。

若干年后,接触方言要去博物馆,游客们看到一把「筅帚」感兴趣,讲解员连忙上前,侃侃而谈,“大家看好喽,这是一把用竹子做的刷子,叫「仙帚」,相传每年农历…”

加载中...
此文章数据所有权由区块链加密技术和智能合约保障仅归创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