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把大脑比喻成电脑这么恰如其分的形容。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的电脑每次开机都会经历黑屏,自动重启,卡死,强制重启。每天反复启动 N 次才会正确开机到可以正常使用的状态。
我的大脑某种思考机制可能跟过时的 CPU 一样,上古时期底层算法,完全没有办法处理海量庞杂信息,从时间跨度上看,人类大脑学会思考用了三百万年,互联网诞生于1969年,科技与资讯爆发距今不到一百年。大脑不会因为这0.003%的波动而升级更新驱动,这是显而易见的事情。
那么大脑对海量信息处理的算法就显得很吃内存。我早上习惯性点开 Twitter,看十分钟所谓世界上正在发生的大事,结果一晃,十一点,要吃午饭了,一点正事儿没干。
我对大脑如何处理海量信息没什么兴趣,只是光凭浏览,不知不觉耗尽了所有专注力,下午想工作时,发现提不起一点儿劲。
第二天,我尝试一天不打开 Twitter,磨磨唧唧半个钟头开始正经上班,这一天工作效率比刷推时高出不少。
我大概隐约得出一个结论,当我快速浏览时,无论停留几秒钟,还是一扫即逝,大脑为处理海量信息在后台占用非常大内存,而这些内存量很有限,用完之后,需要充分睡眠后才能重置。
哪怕无意识浏览资讯,也是一种消耗大脑(内存)专注力行为。
大脑设计初衷不是为了追求处理信息的速度,如何合理分配内存降低功耗才是它的底层逻辑。又想到身边痴呆,双相类精神疾病越来越多且年轻化,不得不警惕,还是尽量减少海量资讯涌入吧。
发表回复